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文章附图

中国本土真正意义上孕育出来的高僧只有两位,一位是将佛教彻底中国化的禅宗六祖慧能,而另一位则是家喻户晓的西行僧侣玄奘。

但这两位高僧的行迹,固然藉由文学作品的力量传播向更深远的地方,然而其面目也逐渐地模糊失真,尤其是被梁启超先生推崇为“华夏之脊梁”的玄奘三藏。《西游记》的流行使得“唐僧”这个形象家喻户晓,但过度戏剧化和脸谱化的处理方式,使得唐僧几乎成为了迂腐、胆小、固执的代名词,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玄奘三藏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在青年时期为了求法而西行,漂泊十余载再回到故土,但他最终的归宿并非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那般,相反,他的后半生都在政治漩涡中挣扎。

历史上最牛的和尚,非大唐大慈恩寺唯识法相祖师大遍觉三藏法师玄奘莫属,但是,他晚年的凄惨境遇,也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实际上,从他两次请求前往少林遭到拒绝的事件上,便能够预料到他日后的不幸遭遇。当然,这并非是哪个人的主观意愿能够左右的事情,这是时代洪流与华夏文明的双重背景下,宗教与世俗之间的一场毫无悬念的角力。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乃至之后的女皇武则天,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对于玄奘都是相当崇敬的,但他们的身份注定使得他们不能感情用事。而玄奘回归之处的热烈场面,也预示着他的到来会使得某些人陷入恐惧,即便千百年来的文学家们,都乐意以一种热闹式的狂欢去掩盖。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历史上最牛的和尚

将玄奘称之为“史上最牛的和尚”是丝毫不过分的,这从他归国之后的热烈场面就能够看得出来,在唐朝乃至是整个华夏王朝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人拥有过这样的待遇。

“自朱雀至弘福十余里,倾都士女,夹道鳞次。京邑僧众,竞列幢帐,助运庄严。四部喧哗,又倍初至。……致使京都五日,四民废业,七众归承。当此一期,倾仰之高,终古罕类也。”

在玄奘还没有抵达长安城的时候,城内的百姓就已经轰动了,他们开始准备起来迎接这位圣僧。人群从朱雀桥一直延续到了弘福寺,队伍长达十多里而且拥挤喧闹,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纷纷拿着鲜花、幡盖、经幢、熏香,在路边等候着玄奘大师的归来。

大家要注意一点,玄奘并非是什么英雄,实际上他的身份是比较尴尬的,因为当年他不得已私自出境,按照唐朝的法律应当是重罪。

但即便是如此,玄奘大师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当时负责接待事务的房玄龄都惊呆了。“京都五日,四民废业,七众归承”,长安城的百姓连续五天罢工罢市,就专门等候玄奘大师的到来,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其实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从未与大众谋面的僧人,在还未回国的时候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效应,那他这个人到底有多么牛?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事实上,玄奘三藏在还未抵达长安之前,他的成就已经足够彪炳史册了,不论是佛教的僧史还是世俗的正史,都得给玄奘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玄奘的高光时刻是在曲女城,戒日王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而在不久之后的“无遮大会”上,这位大唐僧人彻底地征服了五印的大小乘僧侣和外道婆罗门。

当时,五印的18位国王主持这场“无遮大会”,参加此次辩论的大小乘高僧有3000多人,婆罗门等外道学者2000多人,玄奘法师一人高坐法台之上,任人发问。在长达75天的辩论中,竟然没有一人能够驳倒玄奘的立论,顿时间玄奘三藏声闻五印。

大乘学僧将其尊称为“大乘天”、小乘学者尊称其为“解脱天”、婆罗门的外道皆悉被其降服,这是玄奘人生轨迹中最为浓墨重彩的时刻之一。

但实际上,他的功绩远远不止于此,在世俗意义上的影响同样是相当深远的。玄奘自长安出发,历经17年的艰辛旅途,他的所见所闻在归国之后口述为《大唐西域记》。这部经典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深深地震撼了当时的唐朝人,为他们打开了认知世界的一扇窗户,其中就包括唐太宗李世民等人在内。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玄奘西行求法,起初是为了解决国内僧众关于《瑜伽师地论》的争议,他想到天竺国寻求完备的梵本。但他此行所带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可以说他无形地打通了唐朝与外界的联系,影响了中国人千年。

玄奘抵达的西域**站是高昌国,高昌国王是护持佛教的统治者,他对于玄奘的初期旅行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甚至,高昌国王提出了“共享国家”的条件,请求玄奘就停留在高昌地区讲法,但遭到了玄奘大师的拒绝。

此后,玄奘一路向西,足迹遍布库车、塔什干、撒马尔罕城、葱岭、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直到印度西北部的迦湿弥罗才停留了下来,这里是上座部佛教的中心。玄奘在这里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继续赶路前往那烂陀寺,途径了大大小小的印度邦国。

在那烂陀寺学习了5年多之后,玄奘又前往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在那里游历学习了2年的时间。可以说,从长安到狭长的河西走廊,再到西域三十六国,最后是五印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都留下了玄奘三藏的足迹。

他记录、体验、考证了这些地区的地理地貌、人文风土、历史遗迹,不仅丰富了他的见闻、增长了他的学识,在回国之后还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同时,玄奘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词放在他身上并不过分。

在佛学上,玄奘除了携带了包括《瑜伽师地论》在内的诸多经藏回国外,他还系统地学习了《俱舍论》、《顺正理论》以及因明学(佛教逻辑)的课程,这为他日后创立汉传唯识法相学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他还跟随那烂陀寺的戒贤三藏学习了《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大小乘的主要经典。同时,玄奘系统地学习了声明学(佛教修辞),这为他日后的翻译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玄奘在游历诸国的时候,跟随有学识的婆罗门长者、耆那教长者学习了很多其他教派的知识,又在克什米尔地区学习了《阿毗达摩论》、《成实论》和《摄正法论》等经典。所以讲,玄奘的“三藏”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的佛学知识极为广博渊富。

更为重要的是,玄奘三藏根据史书记载,大量考证了一些历史遗迹,并且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些工作在当时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响,但千年以后的印度,便是在玄奘留下的资料中,发掘出了大量的历史遗迹,而且相当准确。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玄奘的前半生一直在旅途之上,此时的他还未陷入政治的漩涡之中,但他回国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玄奘三藏的晚年是极其不幸的,尤其是他先后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都遭到了断然的拒绝,这既是一种信号也是一种宿命。

回到长安之后的玄奘,便被困在了这繁华的都城当中,究其一生都没能走出这座围城。

两次请求前往少林

玄奘三藏在回国之前,对于自己的定位是相当准确的——“重罪之人”,因为他当年出境是违法偷渡的。

于是,他在抵达西域之后并未马上回国,而是停留在当年出发的**站高昌国。他在等待一个回复,这个回复的人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玄奘需要李世民裁定他无罪。

玄奘在抵达高昌国之后,一面在高昌国为王公大臣讲经说法,一面派遣自己的弟子跟随商队前往长安。他亲自书写了一封奏表,讲明了自己当年取经的缘由以及经过,表示自己现在已经回来了,是否能够得到皇帝的谅解。

李世民在收到这封奏表之后非常感动,于是他便写了一封回复的信件,告诉玄奘让他“速速回国,既往不咎”。此时的李世民正在忙着辽东战事,他没有工夫去筹备迎接玄奘的事情,于是便派宰相房玄龄操办此事。

玄奘在收到回复之后,便整理好自己带回来的经藏、佛像,与弟子一行人昼夜兼程地赶往长安。

玄奘为什么如此急急忙忙地往长安赶?因为他得知李世民要御驾亲征,他必须要在皇帝前往辽东之前,与他相见且达成某些方面的一致意见。

玄奘知道,自己的回国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事实也是如此。长安城的百姓得知他要回国的消息,不惜举城罢工、罢学来欢迎他的到来,这使得负责接待玄奘的房玄龄始料未及,也使得唐太宗李世民心中产生了极大的诧异。

他们不知道,一个十几年前偷渡出境的僧侣,竟然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但他们还未料到的是,这位足迹遍布西域乃至天竺的僧人,有着常人难以预料到的智慧与通达。

玄奘三藏在抵达长安城后,并未接受城中百姓的夹道欢迎,相反,他此刻正躲在馆驿的房间内静静地等候。他在等候谁?他在等候唐太宗李世民的召见,此刻的他深知自己不能出去接受百姓的膜拜,因为他也不过是大唐的子民而已。

而且,他还是偷渡出境的重罪之人,很多未知的事情在等待着他。

贞观十九年二月初,唐太宗李世民在百忙之中接见了玄奘,在一番寒暄之后,两个人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少林寺雅静清幽,可以作为译经的场所,恳请陛下允许我前往少林寺译经。”

少林寺在当时不是以禅宗闻名的,达摩祖师的那些传说也并不深入人心,它在隋朝时期一直是以官方的译场存在的,在初唐时期依旧如此。少林寺真正意义上地以“禅”著称,还要等到数百年后的宋朝,那是的少林才开始“禅律并重”。

笔者为什么要阐述这一个细节呢?因为我们研读历史人物,必定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判断他的心思,否则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

玄奘三藏请求前往少林寺的原因,其一在于他本人所说的“雅静清幽”,其二则在于少林寺是源远流长的佛教译场,对于他的译经工作有着很大的裨益。还有一点则是,少林寺远离皇都,玄奘能够远离政治场而专心译经。

但非常可惜的是,唐太宗并未答应玄奘三藏的请求,他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复——去少林寺是不可能的。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师唐梵俱赡,词理通敏,将恐徒扬仄陋,终亏圣典。”

李世民给出的理由是“您的智慧深邃,但佛法深奥,您一个人恐怕难以胜任”,实际上,李世民有着他自己的政治考量——他害怕玄奘去少林寺。

玄奘回国的场景不仅仅是震惊了负责接待的房玄龄,同样震惊了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整个李唐王室,他们从未想到一个僧人能够有如此崇高的声誉。如今这个人回来了,他还要去远离皇都的少林寺,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玄奘去少林寺,那便无异于纵虎归山,不需要多少日子他便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群僧之首”,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这并非是笔者的“厚黑学”,因为玄奘三藏此后的行迹证明了这一点,他的后半生都被“困”在长安城内。

“百姓无知,见玄奘从西方来,妄相观看,遂成阛阓。非直违触宪网,亦为妨废法事。望得守门,以防诸过。”

玄奘也知道李世民的顾虑,于是便解释自己回国时百姓的举动,不过是无知造成的围观罢了。于是,两个人最终达成了统一的意见——玄奘在长安的官方寺院弘福寺译经。

李世民除了给玄奘所在的弘福寺配备了译经的学僧之外,还设置了大量的“武装人员”,美其名曰“护卫”。当然,或许他是出于一片好意,但这也难免不令人浮想联翩——玄奘被软禁在弘福寺内。

在弘福寺内,玄奘译出了**部梵本佛经,同时还完成了《大唐西域记》的口述以及成书。李世民对于《大唐西域记》赞不绝口,但却拒绝为玄奘译出的佛经作序,同时还命令玄奘将《道德经》译成梵本。

期间,李世民数次要求玄奘“还俗”,直到晚年多病才开始皈依佛教。当然,李世民也不完全信仰佛教,他同时还有炼丹、长生术等等爱好,或许这与他晚年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玄武门之变是他的一个心结。

“既欲敷扬妙道,亦不违犯志可努力。今日已后,亦当助师弘道。”

李世民在行将就木的时候才开始表态——我不再逼迫你还俗了,将支持您的译经事业。他为玄奘三藏译出的《瑜伽师地论》作序并且刻印了九部,分别发送到九州供奉,同时还写了《大唐圣教序》放在经首。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一年之后,李世民在长安的行宫内驾崩,高宗李治继承了皇位,玄奘三藏开始了他凄惨的晚年。

高宗李治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虽然因为武则天称帝的原因,他总是被不明事理的人们所耻笑。但实际上,李治在生病之前的政绩是可圈可点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结束了数百年“皇权不兴”的局面。

李治通过自己的手段扳倒了以自己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老臣势力,将皇权充分地集中到了自己身上,这站在整个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是进步的、积极的。

但是,玄奘三藏因此卷入了政治的漩涡中,因为他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同属“老臣”,是要被打倒的那一派。同时,玄奘本人在此时的声望已经达到了极点,他的门人弟子越来越多且开始住持一方。

以上的种种原因,使得李治对他的老师玄奘又爱又恨,他一方面公开表示自己对玄奘的尊崇,一方面又对他实施了“软禁”等不光彩的手段。

晚年的玄奘并没有“颐养天年”,实际上他过得非常辛苦,不仅要负责长安僧团的大小事务,还孜孜不倦地翻译他取回的佛经。

“每日自立课程,若白天有事,务必兼夜完成。三更才眠,五更复起。”

高强度的工作,让玄奘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开始经常性地生病,而且有几次差点死掉了。于是,他便开始向自己的学生高宗李治请求——让我去少林寺养老吧,一边译经一边休养身体。

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玄奘大失所望,李治拒绝了他的请求并且态度十分冷漠,甚至有点敷衍不耐烦的意思。

“然道德所居,何必太华叠岭。空寂可舍,岂独少室重峦。幸戢来言,勿复陈请。”

德高望重的人,何必要去崇山峻岭间休养呢?您如此有道德的人,在长安也能很好地修行,请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

不久之后,玄奘三藏便遭到了李治的软禁,还差点因为一件意外受到责罚。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背后的无奈与凄凉

在拒绝了玄奘前往少林寺的请求之后,李治还是觉得不够,于是他便将翠微宫腾了出来,让玄奘三藏在里面养老并且译经。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李治的做法却不太厚道,他只允许玄奘带五个弟子前往翠微宫居住,并且派遣了大量的侍卫把守宫殿,与他的父亲李世民如出一辙,美其名曰“护卫高僧”。

翻译佛经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玄奘译场在巅峰时期多达数千人,才使得译经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当然,或许很多读者会有疑惑,翻译佛经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人?笔者在这里只能简单地提一句,它有着非常严格的一套流程和人员配备,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玄奘在入住翠微宫后没多久,便生了一场大病,而李治又没有为他配备御医团队,玄奘的弟子在无奈之下,便带着玄奘私自出宫去治病。

结果,这一出宫不要紧,消息从长安城传到了皇宫之内,舆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高宗李治没有照顾好玄奘,这令高宗十分恼火,他甚至要治罪于玄奘。

“日月之明,久谅愚拙;江海之泽,每肆含容。”

虽然,最终玄奘三藏没有受到惩罚,但李治的用词是十分严厉的,表明了他的极度不满和持久忍耐。但是,玄奘不过是出去看了个病而已啊,竟然像犯下了滔天大罪一般。

事实上,李治还是不满意玄奘提出要去少林寺养老,他与他的父亲一样深深地忌惮与玄奘的名望,生怕“放虎归山”。

玄奘归国时,李治还是太子,他亲眼目睹了长安百姓的疯狂,而这些人崇拜的对象竟然是一个僧人。同时,李治在当上了皇帝之后,再一次亲眼目睹了玄奘的威力,这实在是令他战栗不已。

显庆元年前后,玄奘三藏由于自己经常生病的原因,感觉自己可能时日不多,于是便请求回到自己的故乡偃师去看一看,同时为自己的父母重新选择墓地安葬,这本来是尽孝道的事情,李治欣然允诺。

可结果却出乎李治的预料,整个偃师到洛阳一带都轰动了,大量的百姓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就为了一睹玄奘三藏的容貌。这些人连续数日不去劳作,早早地等候在道路两旁,拿着各色的贡品等候着玄奘的到来。

偃师、洛阳离李治所在的长安并不远,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李治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显庆二年,玄奘又提出到少林寺“观禅译经”,可谓是一下子就撞到了枪口上。高宗李治不仅没有同意,还将他软禁了起来,最终导致玄奘外出寻医的事件发生。

不过,迫于舆论的压力,李治最终还是将玄奘放出了翠微宫,让他在远离行宫的玉华宫译经,并且配备了一些学僧和杂役人员,但也有不少的禁卫军护卫。

玉华宫是玄奘三藏人生的最后一站,他在这里译出了600卷的《大般若经》,当然,去玉华宫更严格来说是玄奘自己的请求——“入玉华宫译经,并乞卫士五人。”

此时的玄奘自感时日无多,便发下大誓愿要翻译完《大般若经》,这部经典的规模十分宏大。我们现在看到的玄奘译出的《大般若经》,字数多达600多万,极度反复而且细致,我们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玄奘三藏翻译它的时候花费了多大的工夫。

经历了一系列事件的玄奘三藏将自己的最后寄托放在这部经典上,他最终的请求也得到了皇帝的许可,但这部经典的翻译过程并不顺利。

首先,他一开始的思路是“略译”,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将一些“不重要”的梵本省略或者干脆就不译出来。原因也很现实,他既得不到皇帝的充分支持,色身又出于极度的衰败状态,他自己也很难保证能否活着译出这部经典。

但他在玉华宫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便开始不断地做噩梦而且身体状况开始恶化,于是最终他选择全部译出。

《大般若经》的翻译花费了3年的时间,这耗费了玄奘三藏最后的心血,以致于《大宝积经》他无法译出。当然,历史上的记载是说他的弟子们请求他译出《大宝积经》,但玄奘三藏婉言拒绝了。

“这部经典的内容与《大般若经》是一致的,没有必要再花费工夫去翻译。”但实际上,玄奘三藏自己知道自己圆寂的日子要到了,他开始平静地等待自己最后的时光的到来。

“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玄奘两次请求前往少林寺,为何都遭到拒绝?李世民父子:我们害怕


在译出《大般若经》之后不久,玄奘三藏在玉华宫(现为“玉华寺”)跌倒,这次跌倒使得他摔断了自己的小腿骨,再也没能站起来。

玄奘在之后的几日身体情况**恶化,这是天下的老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年迈摔倒,死期将至。卧床不起的玄奘三藏倒是相当平静,但他的弟子们又开始议论起来了,因为玄奘作为大德经常生病,而晚年的光景又如此凄凉。

弟子们怀疑的是他的修行,因为玄奘三藏致力于往生的是“弥勒净土”(注意和“弥陀净土”的区别),于是他的弟子们便试探性地问他:“大和尚得生弥勒否?”

“得生!”这是玄奘三藏最后的回答。

当然,在此之前,玄奘的西域弟子前来探望他,跟他讲述道:“师父师父,我梦见好大的佛像庄严异常,却呼喇喇全倒下。”

“那便是我要圆寂了!”玄奘平静地告诉他。

大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夜半时分,一代高僧玄奘三藏在玉华寺圆寂,包括李治在内的官方人员无一人送葬,倒是长安城的百万平民自发地为玄奘送别。

队伍一直从长安城绵延到玉华寺,长安百姓如丧考妣、倾都罢市,送别这位亘古以来的绝世高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