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唐宋盛行的素食文化

 
文章附图

吃吃喝喝是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唐宋时期经济空前繁荣,饮食文化在此期间也发展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探究素食文化习俗,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宋代何蓑衣道就曾作词《临江仙》:“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

虽然那时的素食烹饪种类没有如今这么多,但主要的菜品和烹饪方法都已经具备,尤其在一些佳节之际,唐宋时期的人们就会制作许多素食供人们食用,这一时期素食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进步。

一、唐宋时期素食文化习俗的成因——多重因素

即使唐宋时期有人喜爱素食,但是又为何以素食为主而不是肉食呢?这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成,主要是四点原因。

**点是因为人们对上天的敬畏。古代时,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很多无法解释的,比如月食、日食等现象都会抱有敬畏之心,所以他们触碰不到也明白不了的苍天以及衍生出来的上帝都会被他们看作是神,包括皇帝也总是会称自己为“天子”,以此让臣民来信服他的权力,其中,祭祀经常使用的手段。《左传》中就曾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而且祭祀要求皇帝清心寡欲,必须要洁身洁食。在祭祀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斋戒,以此来体现对祭祀对象的重视,所以便要求必须要吃素。这个传统在唐宋时期也依然一直在延续。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唐宋盛行的素食文化

古代皇帝祭祀斋戒

第二点是对逝者的尊重。我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尊崇孝道,在唐宋时期,孝道是作为一种治国的尺度,是用来评判他人的一种标准,还是一种选拔官员的标准。《吕氏春秋》中卷14《孝行》就曾写到:

“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

在父母去世以后,要求子女都要吃粗鄙的食物,即蔬食,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和悼念。而且出殡以后要食粥,**口是三天以后才吃的下去。守孝食素成为了一种社会监督的行为。不仅是父母,夫妻之间同样如此。这种习俗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第三点是对宗教的虔诚。虽然素食在古代一直都有很多习俗,但其真正兴盛成熟并且还影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受佛教和道教兴盛的影响很大。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唐宋盛行的素食文化

唐代佛教壁画

随着佛教的兴盛,素食在寺院内流行起来,寺院的素食发展庞大,成为了菜系中的一个分支。因为汉传佛教认为,食肉会使人丧失悲悯之心,所以寺内僧人都被禁止食肉。由于佛教的影响,食素的传统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愈演愈烈,当时很多人,特别是文人志士,都热爱食素。

道教与佛教不同的是道教是在本土发展起来的宗教,由于理念的不同,道教对食物也有很多规定。对于道教来说,斋戒便是他们修炼的基础,所以受到严格的控制。

因此唐宋时期在这两种宗教的影响下,食素之风盛行。

第四点是对生活的节制。宗教的影响或许是使人们被动的去食素,而这一点原因便是人们主动的去成为一个素食者。唐宋时期受儒家思想中的“布衣蔬食”的影响,开始对自我进行控制,也就是变得更加自律,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磨练,因此节俭自奉。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唐宋盛行的素食文化

唐代韦氏家族墓墓室东壁《野宴图》

原因除了这四点以外也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比如家贫,宽恕罪己等,唐宋时期的素食文化并不是一时间发展起来的,而是通过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最后形成了食素的饮食文化。

二、唐宋时期素食文化的发展应用——节日和烹饪

唐宋时期的素食文化在节日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当时的很多节日和节气都有食素的习俗。而且这些节日分布在春夏秋冬,也就是一年四季,可以说唐宋时期的一整年都经常会接触食素的习俗,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食素,这一习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春季时,立春意味着万物复苏,所以这一节气也被人们所重视,会在这一天举办筵席来欢迎春天的到来。除了立春以外,还有人日、上元节、寒食节,这些在春季的节日都有食素的习俗,在每一个节日中,也都有不同的以蔬食制作的素食,品种繁多种类不一。而且还会有很多庆祝仪式和活动,这些都会有食素习俗的参与。不仅仅是春季,在任何一个季节都会有节日被视为食素习俗的承载体。

在素食的烹饪上,唐宋时期也研究发展出了很多形式,素食也发展成为了一种菜系,在食物种类上也非常多样,主食、副食、甜品甚至花果饮酒都涉及很多。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唐宋盛行的素食文化

唐宫乐图《会茗图》中的饮品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很多面食、米食等,都是当时发展流传至今。还有一些菜品以某种蔬菜为主,然后又以那种蔬菜出发衍生出很多与其有关的菜品,比如萝卜、芹菜、芋头等等,都在当时的素食文化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豆腐便是中国素食形成体系的一种标志,是素食中的重要原料,在如今的生活中,豆腐已经随处可见。

唐宋时期素食文化也发展出了很多与素食有关的饮品,主要是汤、饮子、乳酪等,其中饮子又被称为汤、熟水,一般都是由中草药研磨而成的,用于保健较多,是一种保健饮料,唐宋时期还出现了卖饮子的店铺。除了饮子以外,唐人宋人还经常饮用乳酪,这本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饮品,后来被中原人士当作营养饮料,这深受唐朝时的平民喜爱,到了宋朝时,上至宫廷下至百姓,都仍然非常喜爱饮用乳酪。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唐宋盛行的素食文化

宋《清明上河图》(局部)中出现的“饮子”

那时还会使用花果来做美食,被称为“花饌”“果饌”,都被人们喜爱。除此之外,当时也会用荤菜来烘托素菜,是素菜的味道更加可口和鲜美。

唐宋时期在素食文化上发展颇多,也出现了很多前朝从未出现过的菜品和种类,也对后世影响深远,很多菜品流传至今依然被人们所喜爱。从唐宋时期在很多节日上对素食文化的应用,便可以看出那时人们对素食的喜爱。

三、唐宋时期素食文化习俗的影响——餐饮食疗

素食文化发展悠久,对社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1.使素食餐饮兴起

唐宋时期空前繁荣,城市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流通也在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到市场上去购买物品,还有些人会到食肆中享用美食,因此,很多餐饮店铺都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并且活跃在城市各处。

唐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当时的素食品在饮食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不论是奢华高档的酒楼,还是走街串巷的商摊,都有素食品的存在。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唐宋盛行的素食文化

古代茶宴盛景

食肆便是饭店,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性食肆,即专门售卖某种食品的店铺,比如饼店、包子店等;另一种是综合性食肆,即什么食物都会涉足贩卖的店铺。这两种不论是哪一个店铺,所贩卖的食物都会有素食,而且还有些店会做出专门性的素食,而摊贩售卖的大多皆是素食,这也可见当时人们对素食的喜爱。

2、推动了烹饪方式的完善

中国的烹饪发展分为好几个时期,唐宋时期对于烹饪方式发展完善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在这时素食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变化,不仅种类超多原料增加,烹饪方式也越来越多样,而且从唐宋开始,“炒”的烹饪方式急剧发展,可以说是开创了素食菜品制作的新天地。这一时期,炒菜之风的盛行也与人们对素食品的喜爱有很大关系。

3.发展了食疗及养生

古代中医很早就发现食材不仅能用于解馋饱腹,还可以治疗疾病,食疗便是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饮食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孙思邈就把食疗放在**位,可见食疗的重要性。唐代《食疗本草》中就有所记载:

“(萝卜)利五脏,轻身益气。根:消食下气,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服之令人白净肌细。”

这便是一种素食在食疗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素食在食疗中地位不可或缺。

除了食疗以外,养生观念在中国也早就有所发展,《吕氏春秋·节丧》便记载道: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

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唐宋时期,社会上层阶级对养生非常重视,此时养生的发展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和水平。在那时的饮食养生方法中,食素养生就倍受推崇,早在汉代时,《内经》就有记载道: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到了唐宋时期,食素养生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并且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吃饭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大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唐宋时期不论在哪一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素食文化便是唐宋饮食中的大发展,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使得素食烹饪受到了重视,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发展,还影响到了食疗和养生层面。

参考文献:

《史记》

《新唐书》

《食医心鉴》

《宋史》